- 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博士 (1993/9 - 1997/6)
- 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 (109.2-112.1)
- 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 (108.2-迄今)
- 朝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系系主任 (103.8-106.7)
- 朝陽科技大學專任教授 (101.2-108.01)
- 朝陽科技大學專任副教授 (95.2-101.1)
- 朝陽科技大學專任助理教授 (89.8-95.1)
- 工業技術研究院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 (82.1-89.7)
- 工業技術研究院化學工業研究所副研究員 (77.10-81.12)
- 環境工程技師 (84.11.29)
- 台灣水環境再生協會第一、二、三、四、五、六屆理事 (90.7-迄今)
- 台灣水環境再生協會第五屆、第六屆理事長 (102.9-迄今)
- 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工程教育認證委員 (106-迄今)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水污染防治基金管理會第一屆、第二屆委員 (104.11-迄今)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水污染防治費費率審議委員會委員 (104.11-迄今)
- 行政院環保署-河川污染整治(含流域管理)考核委員 (93-迄今)
- 行政院環保署-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審查結論執行監督小組委員會 (98.9-迄今)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第6屆國家環境教育獎評審委員 (107)
-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採購評選委員 (90.8-迄今)
- 內政部營建署全國公共污水處理廠營運評鑑委員 (93-迄今)
- 經濟部技術處-SBIR計畫技術審查委員 (93-迄今)
- 經濟部工業局工業區污水處理廠營運評鑑委員 (93-迄今)
-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八屆出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91-93)
-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八屆國際關係委員會委員 (91-93)
-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第八、九、十、十一屆水環境委員會委員
- 水及廢水處理
- 生物處理程序
- 水再生技術
- 環境工程與管理
- 1
-
莊順興、王毓正. 2010. 新生水水源發展及利用推動策略,環境工程會刊 21(4),11-19.
- 2
-
張敏超、莊順興. 2010. 水淡化用脫鹽技術的現在與未來,環境工程會刊 21(4),20-27.
- 3
-
莊順興、陳筱華、王毓正、吳依芸、阮香蘭. 2010. 我國水回收及再生利用體系之建立與發展-美國及日本發展經驗之借鏡,工業污染防治(114),131-153.
- 4
-
莊順興、謝明昌. 2010. 台灣產業之永續水資源-新興水源之利用與推動,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No. 50, 61-68.
- 5
-
莊順興、王毓正、游勝傑、陳筱華、吳依芸、謝明昌、覃嘉忠. 2009. 我國水回收及再生利用法規評析與推動建議,工業污染防治(112): 107-121..
- 1
-
楊騏彰、陳美妙、莊順興、陳志偉、薛人豪,2013,流體化床磷酸鈣結晶回收污水處理廠磷之研究,第二十三屆下水道及水環境再生研討會。
- 2
-
吳峻豪、孫志仁、陳美妙、莊順興、顏慧敏、林南宏,2013,流體化床磷酸銨鎂結晶回收污水處理廠磷之研究,第二十三屆下水道及水環境再生研討會。
- 3
-
林潮宗、郭湯杰、陳美妙、莊順興、黃國豪,2013,電容去離子技術去除水中氨氮之基礎研究,第二十三屆下水道及水環境再生研討會。
- 4
-
莊順興、游雅淳,垂直式與掃流式淤泥積垢指標之比較研究,2012,第二十二屆下水道及水環境再生研討會。
- 5
-
吳峻豪、莊順興、林南宏、顏慧敏,2012,公共污水處理廠磷資源結晶回收技術之探討,中國礦冶工程學會101年年會。
- 1
-
薄膜生物反應槽污泥脫氮除磷反應特性之研究 (89年度),主持人。(國科會計畫編號:NSC 90-2211-E-324-001)
- 2
-
薄膜生物反應槽污泥脫氮除磷反應特性之研究(II) (90年度),主持人。(國科會計畫編號:NSC 90-2211-E-324-003)
- 3
-
厭氧好氧薄膜生物反應槽之研究 (91年度),主持人。(國科會計畫編號:NSC91-2211-E-324-007)
- 4
-
厭氧好氧薄膜生物反應槽之研究(II) (92年度),主持人。 (國科會計畫編號:NSC92-2211-E-324-007)
- 5
-
不織布薄膜生物反應槽積垢模式與控制策略之研究 (93年度),主持人。 (國科會計畫編號:NSC93-2211-E-324-013-)
- 1
-
中華民國專利(發明第083010號,86.4.21)- 一種高效率批次活性污泥法自動控制方法
- 2
-
荷蘭專利 (NL 1019528, 2001/12/10- 2021/12/10)
- 3
-
美國專利 (6,682,653, 2001/12/05-2021/12/04)
- 4
-
中國大陸專利 (CN ZL01140206.7, 2001/12/04-2022/01/29)
- 5
-
中華民國專利 (206418, 2001/10/30-2021/10/29) --- Floated biological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purifying refractory wastewater or tap water
- 獲獎年月
- 獲獎名稱
- 頒發單位
- 2021
-
獲獎名稱109學年度優良導師
-
頒發單位國立中央大學
- 1998
-
獲獎名稱教育部八十六年度優良博士論文獎
(台87顧字第87112090號,87.10.13)-博士論文:脫氮除磷代謝模式與反應動力之研究
-
頒發單位教育部
- 2000
-
獲獎名稱國科會八十九年度甲種研究成果獎勵-代表性著作:
The biomass fractions of heterotrophs and phosphorus –
accumulating - organisms in a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system”, Wat. Res. 34(8): 2283-2290 (SCI)
-
頒發單位國科會
-
獲獎名稱朝陽科技大學推動學術研究與建教合作獎勵
-
頒發單位朝陽科技大學
-
獲獎名稱朝陽科技大學論文優良獎
-
頒發單位朝陽科技大學
- 2007
-
獲獎名稱朝陽科技大學編制教材及教學參考資料優良(97學年度)
-
頒發單位朝陽科技大學
- 2015
-
獲獎名稱朝陽科技大學獎助教師製作教具優等獎(105, 106學年度)
-
頒發單位朝陽科技大學
- 2007
-
獲獎名稱中區技專校院區域教學聯盟優良課程(廢水處理,97學年度)
-
頒發單位
- 2003
-
獲獎名稱第十三屆下水道及水環境再生研討會優秀技術論文獎-得獎論文:高科技園區廢水二級處理放流水回收再利用之研究
-
頒發單位台灣水環境再生協會
- 2005
-
獲獎名稱第十五屆下水道及水環境再生研討會優秀技術論文獎-得獎論文:石化工業區廢水處理廠放流水與冷卻水回收再利用薄膜前處理單元評估
-
頒發單位台灣水環境再生協會
- 1999
-
獲獎名稱工業技術研究院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金穗獎 (88.9)
-
頒發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
- 1994
-
獲獎名稱工業技術研究院推廣與服務銀牌獎 (83.7)
-
頒發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